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引領翹首 |
引領:伸長脖子;翹首:抬頭。伸長脖子,抬著頭。非常盼望的樣子。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腹心相照 |
腹心:內心;照:映照,見。以真心相見。比喻彼此很知心,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經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指手畫腳 |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