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