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規 |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于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后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制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