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 |
乘風破浪 |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志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里浪”、“長風破浪”。 |
無妄之災 |
無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災禍或平白無故受到的損害、牽連。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