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
詞語解釋
若是[ ruò shì ]
⒈ ?一般用在偏正復(fù)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shè),相當(dāng)于“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yīng)。
例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并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
英if;
引證解釋
⒈ ?如此,這樣。
引《儀禮·有司徹》:“司馬在羊鼎之東,二手執(zhí)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若是者三。”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唐 劉長卿 《北歸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陽鄰家李光宰》詩:“華髮相逢俱若是,故園秋草復(fù)如何?”
清 戴名世 《凌母嚴(yán)太安人壽序》:“夫達(dá)官貴人之名,果足以為親重乎?若是者,吾亦以為非是。”
⒉ ?如果,如果是。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若是財利雙關(guān),自不必説。”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書店股東若是商人,其弊在胡涂,若是智識者,又苦于太精明,這兩者都于進(jìn)行有損。”
國語辭典
若是[ ruò shì ]
⒈ ?表示假設(shè)的連詞。即如果、假如的意思。
引《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若是借口不肯前去,便是貪圖安逸。」
《老殘游記·第七回》:「若是我輩所講所學(xué),全是無用的,故爾各人都弄個謀生之道,混飯吃去。」
近如果
⒉ ?如此。
引《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若是者何也?快意當(dāng)前,適觀而已矣。」
《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生曹死蔡,優(yōu)劣若是。」
英語if
德語ob, sofern , falls, wenn
法語si
相關(guān)成語
- wén xuǎn文選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huí wèi回味
- wú yuè tóng zhōu吳越同舟
- bàn xìn bàn yí半信半疑
-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
-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
- shēn qiū深秋
- jiāng lì江歷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huí yī回漪
- kǎo qǔ考取
- tuì guāng qī退光漆
- bù rán不然
- liú jī劉基
- qǔ nuǎn取暖
- zòng shēn縱身
- guāng lín光臨
- yùn bǎi pì運(yùn)百甓
- chuò chuò yǒu yú綽綽有余
- guān huà官話
- dìng yì定義
- mài kè麥克
- nián kǎo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