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行政區,未來或將更有利于基層管理的精細化。”一些公職人員期望,如果可以增加人員配備,緩解“小馬拉大車”的難題,這將有利于將基層管理工作做得更細致。
對此,通知 并未明確是否可以增加編制,而是要求——
“按照國務院和民政部有關要求,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市(深圳市)自行解決,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民政廳反映。
為什么要升格為行政區?
探索“一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并解決大區管理發展的難題,這是深圳設立幾個功能新區的初衷。
按照深圳市的規定
新區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
一方面它具有 “行政和社會事務管理”等政府職能,帶有行政區特點;
另一方面它又有 “招商引資、產業布局”等職能,帶有功能區的特點,所以新區兼具行政區和功能區兩大特征。
而在實際的運作中,新區更像是一個行政區,行使經濟、社會發展等一系列的區一級事權,而不僅僅是個功能區。
新區與行政區相比,除了不具有人大、政協、法院等機構外, 其實際運作狀況已與行政區無異。
但 是
分析人士指出,在實際運作中, 新區定位不夠清晰,由于在發展方向、工作重心、管理方式等方面,功能區與行政區有著不同的定位,導致目前事權劃分和投資體制仍不明確。
從新區運作面臨的問題來看,升格行政區有利于 解決新區定位不夠清晰、運作機制不夠明確的問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耀桐認為,由于新區總是處于過渡狀態,發展與定位方面多少會受到一些制約,成為行政區之后, 便于深圳進行統籌兼顧、通盤考慮。
比如光明接壤東莞,坪山接壤惠州,都是深圳向外輻射的窗口,成為行政區之后,更有利于促進深圳與周邊城市的一體化。
為什么這一次是光明?
為什么這一次是光明?
事實上,在正式獲批之前
光明升格行政區的消息已有傳聞
在深圳的城市版圖中,光明遠離市中心,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很多深圳人對光明的印象,還停留在光明乳鴿和光明牛奶。
但是, 近年來光明的發展速度不容小覷。2017年,光明新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50 .12億元,增長9.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04.49億元,增長12 .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1 .56億元,增長22.8%。
光明的區位優勢也在進一步凸顯。
它地處深圳西北部,與東莞市接壤,是廣深港經濟主軸上的節點、深圳面向珠三角腹地的橋頭堡和重要門戶。同時,它還位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發展空間巨大。
今年年初光明召開的2018年工作會議提出——
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四城兩區”,即全力打造高端業態集聚的產業新城、引領源頭創新的科學新城、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新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
會議初步確定, 2018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以上。
從功能區升級為行政區,加上深圳近年來推行的“強區放權”改革,未來光明無疑將被賦予更多的權限,擁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光明的未來將變得更加的光明。
升格后的光明區
將更加值得期待
有什么想說的?歡迎給我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