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企業研討文章
當前,各級政府和企業紛紛制定出臺了“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目標。“大力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企業”被醒目地鄭重地寫入了發展規劃中。構建和諧企業既是黨和政府對企業發展的要求,也是企業適應社會和職工的發展形勢所迫。
黨中央關于“十二五”規劃的建議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企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構建和諧企業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已經進入的“十二五”建設進程中,煤炭企業提出了適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宏觀發展要求。企業管理也在由過去的以企業生產要素配置為主的“底層變革”逐步地向現今或未來的以創新制度為主的“頂層設計”發展,因此,無論從和諧社會建設層面還是從企業發展層面,構建和諧企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已經確定,工作從何入手?科學發展是硬道理。“以人為本”是必然選擇,履行社會責任是重要內涵。
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的本質內涵還是脫離不開“為人民服務” 的這樣一個宗旨。對于企業,為人民服務就是要為廣大干部職工和家屬服務,只有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群眾的根本利益座位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把構建和諧礦山、和諧企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構建和諧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區別于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標志。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不論是國家發展建設還是企業發展壯大,都不不開人民群眾。在企業里,職工群眾就是企業之基,力量之源,只要企業一心為職工謀福利,謀發展,我們的和諧企業建設就會得到職工群眾全力地的擁護和支持。
創造財富、實現利潤是企業的基本使命和生存基礎,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不發展談不上和諧,構建和諧企業必須把實現發展作為前提。過去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煤炭企業發展破壞了環境,安全生產設備管理滯后等一系列問題在如今顯現和暴露出來。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靠發展解決,這就要求煤炭企業積極探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途徑,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堅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提高企業以較少的資源投入創造更大的財富的能力,提高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太原**國家礦山公園建設項目的立項審批和籌建就是黨和政府對衰老枯竭礦井轉型發展的巨大支持,就是對職工群眾改善生態環境,以人為本,重視民生的充分體現。
當前,白家莊礦業公司這個有著七十多年開采歷史的老礦正面臨著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轉型發展的新課題。其中涌現的很多新問題和新矛盾都直接關系到職工家屬的切身利益,這也直接影響和涉及到和諧企業建設。作為企業的黨員領導干部都應當必須同職工家屬廣交朋友,交心談心,深入了解民情,準確反映民意。對職工家屬反映提出的問題要高度重視,著力解決。解決民生,構建和諧,必須牢固樹立職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大觀念,大思想。毛澤東同志說過,職工同志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的看上去瑣碎,但對每個職工和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胡錦濤同志要求,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這些思想和方針,都是我黨多年的發展建設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和理論財富,過去艱難困苦搞革命的時候需要,過去建國初期抓生產的時候需要,如今和諧建設謀發展的時候更需要我們企業把為職工群眾解決困難,改善民生當做勾結和諧企業不得不做,首當其沖的大師做好做實。
構建和諧企業必須時刻堅持以人的生命和健康為本。把職業安全健康始終擺到第一的位置。我們煤礦首先要時時處處踐行科學發展觀,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帶班下井制度”,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層層分解落實安全責任,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嚴肅追究事故責任;加大礦井質量標準化建設投入,注重基礎設備設施的投入,多上機械少上人,多搞技改少用人,通過技術投入和創新來提高礦井安全保障能力;加強礦井應急避險系統建設,提高應對風險和事故的抵御沖擊能力。
構建和諧企業必須堅持要堅持維護職工尊嚴,讓職工實現體面勞動。企業要尊重職工的勞動價值,依法治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給付其與其付出相適應、與社會平均水平相當的薪酬;要依法規范用工,積極推行勞動合同制度,加強和規范勞動合同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要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加強職工隊伍技能培訓,提高職工的職業發展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拓寬渠道,促進職工自我價值的實現。
就煤炭企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不僅體現在保護職工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加強環境保護治理等方面,還直接體現在為職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方面。近些年煤炭企業辦社會的職能逐漸分離,但由于礦區地理位置和煤炭企業建設的特殊性,很多的生活要素如職工和家屬就醫、子女就學就業、文化生活設施等,仍是影響職工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煤炭企業不僅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還要努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職工創造安居樂業的條件,為企業和諧創建提供有力地支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