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敵愾
同仇敵愾 (同讎敵愾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óng chóu dí kài,同仇敵愾是褒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怎么讀
注音ㄊㄨㄥˊ ㄔㄡˊ ㄉ一ˊ ㄎㄞˋˊ
繁體同讎敵愾
出處《詩經(jīng) 秦風 無衣》:“與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
例子因為讀者大眾的對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五論“文人相輕”—明術(shù))
用法復(fù)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近義詞同仇敵慨
反義詞賣國求榮、屈膝投降
英語share a bitter hatred of enemy(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 with bitter hatred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
俄語охвáченный ненавистью к общему врагу
日語共通 (きょうつう)の敵にはげしい憤 (いきどお)りをいだく
德語im Haβ gegen den Feind vereint sein
法語nourrir la plus grande haine contre l'ennemi commun
※ 成語同仇敵愾的拼音、同仇敵愾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zhuǎn)拼音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綠林豪客 | 綠林:西漢王匡、王鳳為首的“綠林軍”。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 |
皆大歡喜 | 皆:都。人人滿意;全都高興。 |
條條大路通羅馬 | 比喻采用許多不同的方法辦事,都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 |
催人淚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跡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淚。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shù)多;我方人數(shù)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quán)勢而脅迫屈服。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勢。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quán)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jié)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qū)別。根據(jù)事物的特征分類。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shè)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zhí);任性。剛愎:倔強固執(zhí);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zhí)任性;自以為是。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