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鶯舞燕 |
歌聲宛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自強不息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