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于衷
無動于衷 (無動于衷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wú dòng yú zhōng,無動于衷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
怎么讀
注音ㄨˊ ㄉㄨㄥˋ ㄩˊ ㄓㄨㄥˊ
繁體無動于衷
出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
例子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神圣的抗戰,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無動于衷。”
正音“衷”,不能讀作“āi”。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辨形“衷”,不能寫作“哀”。
辨析無動于衷和“不動聲色”都有不為外界所動的意思。但“不動聲色”多用于形容態度鎮定、冷靜;而無動于衷還可以形容心腸硬、冷酷;或意志堅定。多含貶義。
謎語外感;木偶吊孝
近義詞不動聲色、麻木不仁、無動于中
反義詞感人肺腑
英語unmoved
俄語равнодушный(безразличный)
日語心(こころ)を少しも動(うご)かさない
德語gleichgültig (od. teilnahmslos) bleiben(indifferent)
法語insensibilitié(insensible)
拉丁語nil admirari
※ 成語無動于衷的拼音、無動于衷怎么讀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拼音
閎意妙指 | 見“閎意眇指”。 |
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博通經籍 |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口墜天花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