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翹尾巴 |
翹:向上昂起。比喻驕傲或自鳴得意。 |
安內攘外 |
原就藥的療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內部,排除外患。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講究功效。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