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為商業用語;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點不差。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