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沫相濡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沫:唾沫;口水;濡:沾濕;潤澤。用唾沫互相濕潤。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
出處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例子在困難中,赤誠相見,以沫相濡,在事業上互相切磋,取長補短。
基礎信息
拼音yǐ mò xiāng rú
注音一ˇ ㄇㄛˋ ㄒ一ㄤ ㄖㄨˊ
正音“相”,不能讀作“xiàng”。
感情以沫相濡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濡”,不能寫作“孺”。
近義詞相濡以沫、濡沫涸轍、丹舟共濟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眼淚洗面(意思解釋)
- 絕長續短(意思解釋)
- 攀龍附鳳(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以沫相濡的意思解釋、以沫相濡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藝高人膽大 |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窮鄉僻壤 | 指荒遠偏僻的地方。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氣象萬千 | 氣象:景象;萬千:泛指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