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風使舵的成語故事

拼音jiàn fēng shǐ duò
基本解釋看風向掌舵。比喻隨機應變看形勢辦事。
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別事見風使帆,再作道理。”
見風使舵的典故
清朝時期,浙江劉中丞被御史告狀,朝廷派欽差大臣去查辦,該大臣到了浙江后采取“只拉弓,不放箭”的辦法,想叫劉中丞賄賂他,于是讓學生拉達對過道臺說要二百萬兩銀子就能過關,過道臺寫了字據給拉達,稟告劉中丞,劉中丞叫他見風使舵。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見風使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逆道亂常 | 唐 李公佐《謝小娥傳》:“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jié)也。” |
炒魷魚 | 張賢亮《出賣“荒涼”》:“絕對聽從我指示,做不到這點,立即‘炒魷魚’!” |
反哺之私 | 晉 成公綏《烏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殺手锏 | 艾煊《大江風雷》第四部:“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這兩句話拋出去,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啞口無言。”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zhí)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當仁不讓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wèi)靈公》:“當仁不讓于師。”朱熹集注:“當仁,以仁為己任也。” |
拭目以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以待。”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shù)模灰欢恪!?/td>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