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成理的成語故事

拼音yán zhī chéng lǐ
基本解釋之:代詞;指所說的事。講話講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出處先秦 荀況《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
言之成理的典故
戰國時期,鄭國大夫鄧析能言善辯,聚眾講學,倡導法治,幫助老百姓打官司,與傳統的禮治唱反調。他的見解與主張都是言之成理,創立新刑書《竹刑》,主張刑法改革,施行法治,遭到鄭國當權的貴族們的強烈反對。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言之成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 |
望風撲影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么?’” |
難以置信 |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當真把我的名字牽連到這個不名譽的嫌疑上面,一時實在令人難以置信?!?/td>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td>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td>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td>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td>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td> |
紛亂如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