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顏婢膝的成語故事

拼音nú yán bì xī
基本解釋奴:奴才;顏: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氣十足;低三下四地討好別人。
出處唐 陸龜蒙《江湖散人歌》:“奴顏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為狂癡。”
奴顏婢膝的典故
南宋時期,南宋與入侵的元兵交戰。宋朝兵力不足,因此總是打敗仗,國家面臨著滅亡的危機。但是昏庸的宋朝皇帝卻仍然只顧享樂,而宰相賈似道則隱瞞敵情。大臣陳仲微知道情況十分嚴重,便告訴皇帝說:“高宗在位時,君臣都十分昏庸,敵人攻打進來時,那些人向敵人屈膝投降,就像奴才一樣滿臉堆笑,像婢女一樣跪下求饒,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啊!”可是昏庸的宋君根本不放在心上,后來南宋就滅亡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奴顏婢膝)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坐薪懸膽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苦中作樂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 |
風流才子 |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 |
壞法亂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