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à dì wéi láo
基本解釋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出處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畫地為牢的典故
西漢時期,李陵戰敗投降了匈奴,漢武帝十分生氣。司馬遷則認為李陵曾經殺得匈奴人連救死扶傷都來不及,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漢武帝對司馬遷施行“腐刑”。司馬遷雖然畫地為牢,身陷囹圄,但他艱苦頑強地完成《史記》這部巨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畫地為牢)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劍俠傳 郭倫觀燈》:“素昧平生,忽蒙救護,脫妻子于危難,先生異人乎?”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痛定思痛 | 唐 韓愈《與李翱書》:“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
顛沛流離 | 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里,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
干干脆脆 | 曹禺《雷雨》序:“魯大海自然要個硬性的人來演,口齒舉動不要拖泥帶水,干干脆脆地做下去。” |
論黃數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隳肝瀝膽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