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利害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èng shuāi lì hài
基本解釋興盛、衰落、利益、損害,指世間人事發展的各種情況。
出處戰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盛衰利害不能易,哀樂不能移。”
暫未找到成語盛衰利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盛衰利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縫衣淺帶 | 先秦 莊周《莊子 盜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后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羅掘一空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當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機立斷。”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肝膽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