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短氣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ng xióng duǎn qì
基本解釋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運(yùn)或沉迷于愛情而喪失進(jìn)取心。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只緣兒女情長,遂使英雄短氣。”
暫未找到成語英雄短氣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英雄短氣)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錯(cuò)綜變化 |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惟能線索在手,則錯(cuò)綜變化,惟吾所施。” |
痛不欲生 |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
流離瑣尾 | 《詩經(jīng) 邶風(fēng) 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
節(jié)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假公濟(jì)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jì)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gè)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