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基本解釋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出處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駭人聽聞的典故
隋煬帝楊廣時,著作郎(官名)王劭常用一些荒誕言論取悅皇帝。他曾謊報說:有人抓了一只烏龜,它的腹部有“天下楊興”四個字,預示著楊家江山興旺長久。當皇后死時,王劭又說:皇后原是菩薩轉生,她現在只是回到天上去……他這些“駭人視聽”的奇談怪論雖然遭到有識之士的鄙棄,卻得到楊廣的歡心。這樣,王劭在著作郎的位置上坐了將近二十年。“駭人視聽”現寫為“駭人聽聞”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駭人聽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本正經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
直言賈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志在千里 |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神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列風淫雨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
雄心壯志 |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