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之令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ú kè zhī lìng
基本解釋秦始皇曾下令驅逐從各國來的客卿。后指主人趕走不受歡迎的客人為下逐客令。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逐客之令的典故
戰國時期,秦王嬴政因恨呂不韋專權,設法排擠他,呂不韋畏罪自殺。嬴政下逐客令,將呂不韋的門客全部驅散。呂不韋的門客李斯上書嬴政,希望能夠為秦王效力,嬴政遂派人在驪山下追上李斯,聽取他的方略,拜他為相。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逐客之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倒背如流 | 郭沫若《蘇聯紀行日記 六月廿七日》:“她把說明小冊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經讀得來倒背如流了。” |
一本正經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鬧別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經地對先生說:‘我這個破題做的很恰切,沒有做錯。’” |
秋高氣和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夫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
難言之隱 |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彬彬有禮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