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菜根的成語故事

拼音yǎo dé cài gēn
基本解釋舊指安貧守道。現(xiàn)也形容安于艱苦的生活。
出處宋·朱熹《小學(xué)·善行實敬身》:“汪信民嘗言:‘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暫未找到成語咬得菜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咬得菜根)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日甚一日 | 《新唐書 獨孤及傳》:“陛下豈遲疑于改作,逡巡于舊貫,使大議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一軌同風(fēng)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fēng)天下。” |
斗方名士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那一班斗方名士,結(jié)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借此博個詩翁的名色。” |
窮鄉(xiāng)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xiāng)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男女授受不親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lǐng),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 |
倒懸之危 | 《孟子 公孫丑上》:“當(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倒懸也。 |
反治其身 | |
敗俗傷風(fēng) | 參見“敗俗傷化”。 |
儉以養(yǎng)德 | 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