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然不可的成語故事

拼音duàn rán bù kě
基本解釋斷然:堅決果斷的樣子;可:可以,能夠。指堅決或絕對不能。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景清道:‘賢侄,此事斷然不可。’”
暫未找到成語斷然不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斷然不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遏惡揚善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喟然長嘆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一哄而起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一哄而起。” |
不翼而飛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有權有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弟子孩兒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