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離合的成語故事

拼音bēi huān lí hé
基本解釋悲:悲哀;歡:歡樂;離:離散;合:團聚。指生活中的悲哀與歡樂;分離與團聚的不同遭遇。
出處宋 蘇軾《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陽缺,此事古難全。”
悲歡離合的典故
宋朝時期,蘇軾、蘇轍兄弟情深,同時考中進士,步入仕途,宦海茫茫,身不由己,兄弟聚少離多,有一年中秋節,蘇軾感慨六年沒見到蘇轍了,便作詩《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陽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悲歡離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羅掘一空 |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30回:“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沒奈何任他所為。”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簡明扼要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化鴟為鳳 |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百無一是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語短情長 | 袁鷹《悲歡·深深的懷念》:“‘人民,真是太偉大了!’這句語短情長的衷心贊嘆,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長征戰士的心意的。”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