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脰決腹的成語故事

拼音duàn dòu jué fù
基本解釋脰:頸;決:破。殺掉頭,剖開腹。形容慘烈的死難。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壹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
暫未找到成語斷脰決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斷脰決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卻是最惡劣的。” |
一軌同風 |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
易子而教 |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清·方亨咸《邵村雜記·武風子傳》:“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耶?”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一而足。” |
舉善薦賢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