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的成語故事

拼音tí xiào jiē fēi
基本解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處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啼笑皆非的典故
南朝陳將要滅亡,徐德言與妻樂昌公主不能相保,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一半分離,相約于正月十五日當街賣破鏡來取得聯系。陳亡,妻沒入楊素家。到期徐德言輾轉至長安,找到賣破鏡的仆人,在楊素面前樂昌公主作詩“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啼笑皆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翹尾巴 | 毛澤東《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一萬年也不要驕傲,永遠不要翹尾巴。” |
來去無蹤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
紫陌紅塵 |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結黨營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黨營私,孤負任使。”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