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折其肱的成語故事

拼音sān zhé qí gōng
基本解釋肱:手臂。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自能造詣精深。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
三折其肱的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內部范氏和中行氏兩個集團準備起兵攻打晉定公,很多人認為晉定公又要失敗,有人認為范氏起兵屬于反叛行為,民眾不會支持的,再說晉定公已經屢戰屢敗,只要好好總結經驗,就像三折肱為良醫一樣,不會失敗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三折其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醋海翻波 |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緣慳分淺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22回:“緣慳分淺,不獲再睹豐儀。”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