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剝生吞的成語故事

拼音huó bāo shēng tūn
基本解釋比喻機械地搬用或生硬地模仿。
出處語出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乃為詩曰:‘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鏡自憐回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人謂之諺曰:‘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活剝生吞的典故
唐高宗時,河北棗強官吏張懷慶不學無術,愛好舞文弄墨,他把李義府的五言詩各行加兩字成為自己的七言詩,讓人啼笑皆非,別人見他抄襲王昌齡及郭正一的詩,就送他順口溜:“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來譏諷他的抄襲行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活剝生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月明如水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樓臺。” |
一寸丹心 | 宋 楊萬里《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詩:“向來百煉今繞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
燈蛾撲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火,惹焰燒身。” |
合浦珠還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和風細雨 |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游耆阇詩》:“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過而能改 | 《左傳·宣公二年》:“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