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上作亂的成語故事

拼音fàn shàng zuò luàn
基本解釋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犯上作亂的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碰壁后,在冉求的幫助下,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魯國,他與季康子是不相為謀。于是專心著述,編輯整理《詩》《書》《禮》《樂》,用自己觀點撰寫《春秋》,他認為亂臣賊子看了此書再也不敢犯上作亂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犯上作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青山綠水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綠水,日在目前,無復俗累。”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安步當車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
紛亂如麻 |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
隳肝瀝膽 |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
風和日麗 | 清 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 |
款學寡聞 | 莊周《莊子 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