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途老馬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í tú lǎo mǎ
基本解釋認(rèn)識路的老馬。比喻熟悉情況、富有經(jīng)驗的人。
出處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管仲、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暫未找到成語識途老馬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識途老馬)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主憂臣勞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 |
頭面人物 | 王蒙《悠悠寸草心》:“小小的理發(fā)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 |
饑腸轆轆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黑不溜秋 | 梁實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團(tuán),據(jù)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 |
皮笑肉不笑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
古往今來 | 晉 潘岳《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 |
離奇古怪 | 蘇曼殊《與劉三書》:“曼近日所遭,離奇古怪,待長者今冬回申,當(dāng)極談耳。” |
匪夷所思 | 《周易 渙》:“渙有丘,匪夷所思。” |
偶語棄市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jì)》:“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