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非勝是的成語故事

拼音xí fēi shèng shì
基本解釋習:習慣于。錯誤成了習慣,反以為是對的。
出處漢·揚雄《法言·學行》:“一卷之書,必立之師,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
暫未找到成語習非勝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習非勝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離世遁上 | 《韓非子·八說》:“為故人行私,謂之‘不棄’;以公財分施,謂之‘仁人’;輕祿重身,謂之‘君子’;枉法曲親,謂之‘有行’;棄官寵交,謂之‘有俠’;離世遁上,謂之‘高傲’;交爭逆令,謂之‘剛材’。” |
鬼怕惡人 |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王曰‘前人已不住矣,又安敢禍之?’艾子曰:‘真是鬼怕惡人也。’” |
卬首信眉 | 《漢書 司馬遷傳》:“今已專職形為埽除之隸,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犀牛望月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