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可辨的成語故事

拼音lì lì kě biàn
基本解釋歷歷: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別清楚。
出處唐·張讀《宣室志·韓生》:“圉人因尋馬蹤,以天雨新霽,歷歷可辨。”
暫未找到成語歷歷可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歷歷可辨)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易俗 | |
發綜指示 |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 |
紫陌紅塵 |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孜孜以求 | 孫犁《蕓齋瑣談》:“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有根有據、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也為人所熟知了。”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花言巧語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20卷:“巧言,即所謂花言巧語,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