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顧右盼的成語故事

拼音zuǒ gù yòu pàn
基本解釋向左看看;向右望望。形容得意或警戒的神態。顧、盼:看;望。
出處三國 魏 曹植《與吳季重書》:“左顧右盼,謂若無人,豈非吾子壯志哉!”
暫未找到成語左顧右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左顧右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混淆是非 | 清 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一視同仁 | 唐 韓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略指授,算無遺策。”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喔咿儒睨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