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
基本解釋誠懇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逆:不順。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的典故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大軍攻占咸陽,進入秦宮,見美女如云,珍寶無數。他打算住在宮內享受,樊噲勸他以天下為重。劉邦不以為然。謀士張良說這正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且忠言逆耳利于行。劉邦聽從勸告退兵駐守霸上等待項羽的到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忠言逆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連綿不絕 |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神惠記》:“往余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高聳入云 |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
師心自是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見有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座,謬誤差失者多矣。”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 |
旦夕之間 | 漢·無名氏《焦仲卿妻》:“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空費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