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副心的成語故事

拼音lì bù fù xīn
基本解釋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夠不上。
出處唐·無名氏《陰德傳·韋判官》:“何幸明靈俯降,但揣微賤,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區(qū)區(qū),敢不從命。”
暫未找到成語力不副心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力不副心)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dāng)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言而無信 | 《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
愛才如渴 | 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
不攻自破 | 唐 顧德章《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是有都立廟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閉關(guān)自守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 |
藏形匿影 | 《鄧析子 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