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兔俱斃的成語故事

拼音quǎn tù jù bì
基本解釋比喻雙方同歸于盡。
出處《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犬兔俱斃的典故
戰國時期,齊國準備去攻打魏國,大臣淳于髡認為這樣會兩敗俱傷,十分不利,就對齊王進諫:“天下最快的狗韓子盧去追天下最狡猾的兔子東郭逡,兔子在前面拼命跑,狗也拼命在追,經過一段時間,狗沒追上兔子,雙方都疲勞而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犬兔俱斃)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路風塵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國舅老爺大喜!國舅老爺一路風塵辛苦。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否?” |
名山大川 | 《尚書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窮途潦倒 | 傅抱石《<鄭板橋集>前言》:“他的一生,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窮途潦倒的一生。”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連編累牘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雖終日兀坐車中,不發一語,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 |
玉卮無當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