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飯三遺矢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fàn sān yí shǐ
基本解釋矢:通“屎”,糞便。一頓飯的功夫上了三次廁所。形容年老體弱或年老無用。
一飯三遺矢的典故
戰(zhàn)國時期,趙悼襄王聽信大夫郭開的讒言,派樂乘取代廉頗為將,廉頗逃到魏國。9年后,秦軍進(jìn)攻趙國,趙軍連連敗北。趙王想請廉頗回來,郭開擔(dān)心廉頗報復(fù),派唐玖去魏國探望廉頗。廉頗表示愿意為國分憂,唐玖回來誣陷廉頗一飯三遺矢老而無用。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飯三遺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假公濟(jì)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jì)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易子而教 |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投石問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2回:“此名為‘投石問路’。下面或是有溝,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實(shí)地,再沒有聽不出來的。”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jié)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 |
大千世界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yùn)禪師》:“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云:‘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里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