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善盡美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 shàn jìn měi
基本解釋盡:極;善:好。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沒有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兒缺點。
出處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盡善盡美的典故
春秋時期,魯國的孔子為了逃避戰亂逃到齊國。他因此聽到了齊國最美妙的音樂《韶》和《武》。他聽后好幾天連吃肉都感覺不到肉的味道,并仔細分辨兩者的區別。他說《韶》非常完美,《武》也十分優美,但還是有缺點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盡善盡美)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塌糊涂 |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將功補過 |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正人君子 |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 |
妻兒老少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引了妻兒老少,和劉青等心腹三十余人,徑投望江縣天荒湖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