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居下流的成語故事

拼音wù jū xià liú
基本解釋惡:討厭,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為卑下的地位。憎恨處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現(xiàn)也指不甘居下游。
出處《論語·子張》:“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暫未找到成語惡居下流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惡居下流)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音信杳無 | 明·吾邱瑞《運甓記·剪發(fā)延賓》:“盼前程音信杳無。”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鷗鳥不下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黃帝》:“海上之人好漚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游,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 |
直截了當(dāng)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dāng),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處實效功 |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