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鄰為壑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lín wéi hè
基本解釋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以鄰為壑的典故
戰國時期魏國宰相白圭,他在國內大興水利,發展農業,他在治理洪水方面采取修筑堤壩,阻攔洪水流入國內。他驕傲地對孟子說他治水勝過大禹。孟子說大禹治水是以海為壑,而你是以鄰為壑,把洪災推給了鄰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鄰為壑)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翻箱倒柜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翻箱倒籠,滿屋尋一個遍,那有些影兒。” |
門當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趕盡殺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敗俗傷風 | 參見“敗俗傷化”。 |
春冰虎尾 | 《尚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