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兇殄逆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ū xiōng tiǎn nì
基本解釋誅:討伐。討伐兇暴、叛逆之人。
出處唐·陳子昂《請措刑科》:“圣人誅兇殄逆,濟人寧亂,必資刑殺,以請天下。”
暫未找到成語誅兇殄逆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誅兇殄逆)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隨行就市 | |
背腹受敵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
孤身只影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之間,而不知為備。”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清 蔣士銓《空谷香 虎窮》:“我一路何等勸你,你這樣人,不到黃河心不死,還說什么親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