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筐倒庋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kuāng dào guǐ
基本解釋庋,放東西的架子。把大小箱子里的東西全部傾倒出來。比喻全部拿出來或徹底翻檢。
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賢媛》:“王家見二謝,傾筐倒庋;見汝輩來,平平爾;汝可無煩復往。”
傾筐倒庋的典故
東晉丞相王導給太尉郗鑒的女兒做媒,把侄兒王羲之介紹給她。郗鑒親自上王羲之家,別人指著東床坦腹的那個就是。謝安、謝萬經常去郗鑒家玩,郗鑒傾筐倒篋地款待他們,而對“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兩個妻舅卻比較冷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傾筐倒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經史子集 | 《新唐書·藝文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 |
豆萁燃豆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風馳電掣 |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一干二凈 |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一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凈,看他如何?” |
節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衣錦還鄉 | 《南史 劉之遴傳》:“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 |
讜言直聲 | 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由校書郎拜左拾遺,不數月,讜言直聲動于朝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