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如處女,出如脫兔的成語故事

拼音shǒu rú chǔ nǚ,chū rú tuō tù
基本解釋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出處《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暫未找到成語守如處女,出如脫兔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守如處女,出如脫兔)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經緯天下 |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td>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
海底撈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td> |
將寡兵微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然劉備將寡兵微,我則彼立劉朝,復興漢世,非小官之能。” |
粗服亂頭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
吳下阿蒙 | 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td> |
赴湯蹈火 |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td> |
三三兩兩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行不獨自去,三三兩兩俱?!?/td> |
欺善怕惡 | 明 楊柔勝《玉環記 韋皋別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兇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