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夜叉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ào miàn yè chā
基本解釋比喻面帶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處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笑面夜叉的典故
宋朝時期,蔡卞等人廣植黨羽、朋比為奸,朝野上下都是他們的黨羽。陳次升對此非常憤慨,多次給宋哲宗上書彈劾他,他在《彈蔡京第三狀》中寫道:“蔡京過分挑剔別人的缺點,惡意中傷大臣。蔡卞是笑面夜叉,他們的劣跡目不忍聞。”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笑面夜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浪費筆墨 | 老舍《多鼠齋雜談》:“他便也只會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且自鳴得意。” |
刑期無刑 | 語出《書 大禹謨》:“刑期于無刑。”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鼻青臉腫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4回:“這惡賊原想著是個暗算,趁著軍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備,這一腳定然鼻青臉腫。” |
壞法亂紀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云天霧地 |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就是有點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