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霜枝的成語故事

拼音ào shuāng zhī
基本解釋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yán)寒所屈。
出處宋 蘇軾《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暫未找到成語傲霜枝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傲霜枝)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fēng)易俗 | |
見多識廣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 |
余波未平 |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存而不議 | 唐·獨(dú)孤及《仙掌銘并序》:“后代揭厲于玄蹤者,聆其風(fēng)而駭之,或謂詼詭不經(jīng),存而不議。” |
舊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 |
自強(qiáng)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
寸步不離 |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夫妻相重,寸步不相離。” |
陳言務(wù)去 | 唐 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wù)去,戛戛乎其難哉!”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宋江聽罷,扯定兩個公人說道:“卻是苦也!正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