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針引線的成語故事

拼音chuān zhēn yǐn xiàn
基本解釋原指在男女之間進行的撮合;現常用來比喻從中聯系、牽合、拉攏;使雙方接通關系。
出處明 周楫《西湖二集 吹鳳簫女誘東墻》:“萬乞吳二娘怎生做個方便,到黃府親見小姐詢其下落,做個穿針引線之人。”
暫未找到成語穿針引線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穿針引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流離瑣尾 | 《詩經 邶風 旌丘》:“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五花大綁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二部二:“順著捆來橫著綁,五花大綁吊在二梁上。”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人向什么處立?” |
反老還童 | 清 翟灝《通俗編 識馀》:“《急就章》‘長樂無極老復丁’即《參同契》所云老翁復丁壯也,今變之曰反老還童。” |
巧上加巧 | |
紛亂如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