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諸水火,登于衽席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拔:拉出;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火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出處明·宋濂《閱江樓記》:“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基礎信息
拼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注音ㄅㄚˊ ㄓㄨ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ㄩˊ ㄖㄣˋ ㄒ一ˊ
繁體拔諸水火,登於衽席
感情拔諸水火,登于衽席是褒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為別人解困。
近義詞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義詞禍國殃民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隨行就市(意思解釋)
- 進種善群(意思解釋)
- 本位主義(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逢人說項(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拔諸水火,登于衽席的意思解釋、拔諸水火,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絕長續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失魂喪膽 | 形容極度恐慌。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風馳電掣 | 弛:快跑;掣:閃過。像風奔馳;像電閃過。形容非常迅速;急閃而過。也作“風馳電赴”。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皮開肉綻 | 綻:裂開。皮肉都裂開。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刀光劍影 |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干壞事。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