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臂擋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車”。
出處李一《荊宜施鶴光復記》:“武漢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省之兵,蓋有螳臂擋車之勢,危莫甚焉。”
例子飛蛾撲火,螳臂擋車,最終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白樺《梅園青松 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
基礎信息
拼音táng bì dǎng chē
注音ㄊㄤˊ ㄅ一ˋ ㄉㄤˇ ㄔㄜ
繁體螳臂擋車
感情螳臂擋車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自不量力。
近義詞螳臂當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骨肉分離(意思解釋)
- 秋高氣和(意思解釋)
- 安內攘外(意思解釋)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志滿意得(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秣馬厲兵(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螳臂擋車的意思解釋、螳臂擋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斷斷續續 | 不連續的,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剛愎自用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命途多舛 | 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