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七夕。明代。盧龍云。 海宇新生昨夜秋,更當今夕望牽牛。時還三伏涼初至,天為雙星暑漸收。千里金風旋樹底,一彎銀月在云頭。為橋浹歲知良會,停杼深更破獨愁。羈客異鄉聊問夜,佳人何處共登樓。長生殿里徵歌管,百子池邊侍冕旒。兒女雙針隨俗勝,江山一舄為誰留。巧心未向天孫乞,拙政空先萬眾憂。海靜已逢丹燧息,天清時見紫云浮。步檐轉覺炎蒸盡,倚杖徐看大火流。無限賞心羈簿領,可憐秋色遠滄洲。何時風月歸談麈,廖廓同為汗漫游。
[明代]:盧龍云
海宇新生昨夜秋,更當今夕望牽牛。時還三伏涼初至,天為雙星暑漸收。
千里金風旋樹底,一彎銀月在云頭。為橋浹歲知良會,停杼深更破獨愁。
羈客異鄉聊問夜,佳人何處共登樓。長生殿里徵歌管,百子池邊侍冕旒。
兒女雙針隨俗勝,江山一舄為誰留。巧心未向天孫乞,拙政空先萬眾憂。
海靜已逢丹燧息,天清時見紫云浮。步檐轉覺炎蒸盡,倚杖徐看大火流。
無限賞心羈簿領,可憐秋色遠滄洲。何時風月歸談麈,廖廓同為汗漫游。
海宇新生昨夜秋,更當今夕望牽牛。時還三伏涼初至,天為雙星暑漸收。
千裡金風旋樹底,一彎銀月在雲頭。為橋浹歲知良會,停杼深更破獨愁。
羈客異鄉聊問夜,佳人何處共登樓。長生殿裡徵歌管,百子池邊侍冕旒。
兒女雙針隨俗勝,江山一舄為誰留。巧心未向天孫乞,拙政空先萬衆憂。
海靜已逢丹燧息,天清時見紫雲浮。步檐轉覺炎蒸盡,倚杖徐看大火流。
無限賞心羈簿領,可憐秋色遠滄洲。何時風月歸談麈,廖廓同為汗漫遊。
唐代·盧龍云的簡介
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歷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為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 盧龍云的詩(1147篇) 〕
清代:
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
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雲。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宋代:
史浩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里昔游從。
云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清朝登用是儒宗,尤喜桐川協氣濃。畫戟林中今長貳,紅蓮幕裡昔遊從。
雲飛共慶情方洽,鯨飲何妨量有容。且向山城足歡謔,他年接武亞夔龍。
元代:
趙孟頫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
胄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詩書師法在,簪紱相門傳。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邊。帝心知俊彥,群望屬英賢。
:
吳德功
曉起登山隴,優游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
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曉起登山隴,優遊緩步行。日從峰隙漏,風自澗中生。
嵐氣千層潤,巖泉一片清。縱觀滄海外,帆影眼前呈。
宋代:
王稱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圣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
完山有鳴鳥,其聲一何哀。死別徒已矣,生離當告誰。
聖人出應期,玉燭耀九垓。三殤無怨苛,四表罔不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