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七日與客同為水東之游翌朝賦此
清明后七日與客同為水東之游翌朝賦此。宋代。張栻。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朅來坐官府,頗覺此原違。城頭望群峰,欲往類絆羈。三春苦風雨,晴日一伸眉。沙邊散車騎,竹輿從嘔咿。獨與三四客,野服相追隨。亭高俯空曠,洞古探環奇。縣崖隱日月,幽壑蟠蛟螭。澗水雜鳴佩,松風發清吹。興來即傾酒,語到亦論詩。聊揩簿書眼,償此閒暇時。所歷固未厭,所感多余思。昔游木葉下,今茲綠陰肥。江山雖可識,歲月乃如馳。素餐豈不念,懷安敢云私。歸來耿不寐,欹枕聽晨雞。
[宋代]:張栻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
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
朅來坐官府,頗覺此原違。
城頭望群峰,欲往類絆羈。
三春苦風雨,晴日一伸眉。
沙邊散車騎,竹輿從嘔咿。
獨與三四客,野服相追隨。
亭高俯空曠,洞古探環奇。
縣崖隱日月,幽壑蟠蛟螭。
澗水雜鳴佩,松風發清吹。
興來即傾酒,語到亦論詩。
聊揩簿書眼,償此閒暇時。
所歷固未厭,所感多余思。
昔游木葉下,今茲綠陰肥。
江山雖可識,歲月乃如馳。
素餐豈不念,懷安敢云私。
歸來耿不寐,欹枕聽晨雞。
平生山水癖,妙處隻自知。
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
朅來坐官府,頗覺此原違。
城頭望群峰,欲往類絆羈。
三春苦風雨,晴日一伸眉。
沙邊散車騎,竹輿從嘔咿。
獨與三四客,野服相追隨。
亭高俯空曠,洞古探環奇。
縣崖隱日月,幽壑蟠蛟螭。
澗水雜鳴佩,松風發清吹。
興來即傾酒,語到亦論詩。
聊揩簿書眼,償此閒暇時。
所曆固未厭,所感多餘思。
昔遊木葉下,今茲綠陰肥。
江山雖可識,歲月乃如馳。
素餐豈不念,懷安敢雲私。
歸來耿不寐,欹枕聽晨雞。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清代:
吳藻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
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法曲冷霓裳。重譜紅腔。修簫人愛月華涼。吹得秦臺仙夢暖,小鳳雛凰。
家國感滄桑。滿地斜陽。瑤天笙鶴散花忙。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斷生香。
:
徐震堮
夢疊山青,詩催雁瘦,板橋霜跡初新。未衰楊葉,風影落衡門。
一片涼喧繞屋,推書起,茗椀無溫。空簾外,啼螀漸引,絲雨織籬根。
夢疊山青,詩催雁瘦,闆橋霜跡初新。未衰楊葉,風影落衡門。
一片涼喧繞屋,推書起,茗椀無溫。空簾外,啼螀漸引,絲雨織籬根。
:
裴濤
他生未似此生癡,春雨江南破夢時。一代風流成絕響,燈前悵讀葬花詩。
他生未似此生癡,春雨江南破夢時。一代風流成絕響,燈前悵讀葬花詩。
明代:
張穆
東溟千萬里,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生。
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東溟千萬裡,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生。
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宋代:
李綱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
蒼蒼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欒。
鬢毛蕭颯寸馀冠,蒙犯風霜卻歲寒。但使孤忠能感激,豈辭遠謫備艱難。
蒼蒼雲木留深景,渺渺深溪瀉暮湍。獨坐苦吟山寺冷,照人孤月正團欒。